首页> 全部小说> 奇幻玄幻> 穿越之宇宙起点

>

穿越之宇宙起点

拾贝少年著

本文标签:

奇幻玄幻小说《穿越之宇宙起点》的作者是“拾贝少年”。故事梗概:”“大约一年的时限。”一段文字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。“不是吧,这么便宜,我还以为得加个成百上千年呢!”我心里暗自庆幸道。重启了这么多次,已经加了不知道多少沙子到沙漏中了,早知道一粒沙子就能解决,才不费那劲瞎研究...

来源:fqxs   主角: 始末之主无名   更新: 2023-03-18 00:49:27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  • 读书简介

《穿越之宇宙起点》是网络作者"拾贝少年"创作的奇幻玄幻小说,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始末之主无名,详情概述:夏季的海风格外清爽,随着日落西山,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夜幕降临,月亮倒映在了海面上,一颗颗星星悄然出现,点缀成璀璨的星空,令驻足观看的行人们赞叹不已而在海岸边,一个背靠围栏低着头的身影,却与这画面显得格格不入今天20号,是发工资的日子,但因为市场不景气,公司面临破产的危机,而自己这个小员工也跟着面临没工资发的窘境家庭的生活开支,一双儿女的学费,房子的月供,对人生的茫然,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…......

第4章 一年时限换一次灵感?


在一遍遍掏空身体,用完能量的操作后,我麻木了,以地球为中心的方式也试过。

但其中涉及到的质量、距离等等等的因素太多了,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在调试一台前世地球上最大最精密的仪器,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“那个什么系统?!幕后管理什么的,随便来个人,我要用时限换灵感!你们这挑战开头就这么难的吗?这才第几步?就不能我想什么就自动设计创造出来吗?让我搁这一点点微调、一点点尝试?此时的我多少有点那气急败坏,换成谁恐怕都没那耐心一次次尝试,又一次次推掉重来吧?

随着一股灵感进入我的意识之中,那脑海中的沙漏,又迎来了一颗细小的沙子。

“大佬,我能不能问一下,这一粒沙子代表多久啊,好歹给个到账提示跟扣费提示啊喂。

“大约一年的时限。一段文字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。

“不是吧,这么便宜,我还以为得加个成百上千年呢!我心里暗自庆幸道。

重启了这么多次,已经加了不知道多少沙子到沙漏中了,早知道一粒沙子就能解决,才不费那劲瞎研究。

并不是因为重启导致加的时限很多,而且一次次重开折磨得我死去活来,脑汁绞尽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……

之后便再度重启,然后释放意念之力,在灵感的加持下,瞬间混沌的空间中逐渐凝聚出了一颗球体,这应该就是星核的存在。

新生的地球不断吞噬周围的物质,伴随着各种类似爆炸的反应,慢慢的自转了起来,在达到一定大小后吞噬停止了下来。

而后意念之力继续运作,相对地球旋转的方向,遥远的地方产生了剧烈爆炸,同时一束束光芒再次点亮了一小片的空间。

这时宇宙中仅有新生的地球以及那个光团,光芒温柔的照射在地球之上,其它光线则被漫无边际的黑暗所吞噬。

而后我飞向那颗蔚蓝色的地球,故技重施造出氧气,漂浮的液体再次经由沟壑暗河,流入深渊,汇成大海。

没有滋啦的水浇炭火的声音,而是久旱逢甘霖的那种温柔声响;轻的气体往上浮,有毒的气体仍以各种形式封存。

地球依旧按一定轨道保持着自转,大地暴露在阳光中,而后又经由黑暗的淬炼。

液体在一次次蒸发、冷却,降落、上升中循环起来,空气也随之受到一次次净化,大地也同样享受着一次次洗礼。

风吹着大地,云朵点缀着万里晴空,一切浑然天成,恰到好处,仿佛一道道无形的规则与秩序,笼罩了这方天地。

经过上一次的教训,我也不再慢慢尝试了,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,我直接就用时限作为代价兑换。

我不禁憧憬着这片大陆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。

是跟前世一样?还是别有洞天呢?是拥有魔法的世界,亦或者是远赴它星的科幻世界?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切终将浮出水面。

那么,开始采购吧……

生物设计基础灵感已兑换,增加10个单位的挑战时限。

生物设计进阶灵感已兑换,增加50个单位的挑战时限。

生物设计高阶灵感已兑换,增加100个单位的挑战时限。

随后意念之力全面释放,无形的网络蔓延整个地球。

地表中的溶洞、竖井、暗河,海床中的深渊沟壑,地的最高处直到最低处,各种物质融合、凝聚、反应,开始逐渐孕育出极微生物。

虽然这极微生物是肉眼不可见的极小存在,但其内部却有极度精密的设计,宛若一座小型工厂,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物质,经过层层关卡,为本体输送着能量。

而随着再一次能量的枯竭,我只能放下计划,等待下一次能量恢复。

前世听闻万物都是由最小的生物形态,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而来,不知道在这里是否一样,毕竟初临此地的时候,有收到与前世宇宙规则相似的提醒。

能量是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恢复的,而对应地球的时间,恐怕要历经无数的岁月。

而这么干等着也没有什么可以消磨时间的方法,既然如此,那就加速吧,顺便看看这些极微生物能不能进化成其它形态。


《穿越之宇宙起点》资讯列表: